社交障礙怎麼辦?(FORCE技巧)
大家對於人際關係、社交的想法是怎麼樣呢?
從英文字社會(Society)跟社交(Social)來看,你就知道這是出社會後一個躲不掉的議題
我在工作中時常聽到服務對象告訴我關於人際關係的困擾
大多是煩惱自己的個性比較害羞內向、不善交際,在公司裡免難與他人建立連結,難為自己發聲…等等
我非常明白那份心情,我也對於富有幽默感,能信手捻來開啟話題的人有著至高的崇拜
我們都想要成為我們都想要成為這樣有鬆弛感、從容不迫卻帶著自信光芒的人
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-找到自己站在那裡
因為跟世界上大多數的真理一樣,外向跟內向也沒有一個”絕對”的答案
我們都是站在光譜的某一個點上,而且隨時可能變動
可能小的時候是外放的,長大後經歷一些事情,學習到曖曖內含光
或平常是比較內斂的人,黃湯下肚後就霸氣測漏(?)也說不定
重要的是,真實的你是怎麼樣的?理想的你是怎麼樣的?你想要在哪裡找到一個平衡點?
剛來美國的時候,我對於要去跟別人Small talk感到很焦慮
一來是不知道怎麼去開啟一個話題,二來是又害怕自己的問題不合適會冒犯,三來還是語言上的隔閡
學校也沒有一堂課會教你怎麼去跟別人"聊天"或"社交”
讀研究所時,班上只有我一個亞洲學生,其他都是白人同學
他們對於chit chat習以為常,迎新的時候大家已經聊得很熱絡
這樣的個性也造成生活中的困擾,例如班上分組,或實習時要跟同事一起吃午飯,我都很難開口表達想法
即使現在參加會議時,我也都是抱以安靜不失禮貌地微笑聽完整場,除非別人點到我,否則很難開”金口”
我很幸運班上的同學對我都還算包容,總是會給我發聲的機會
因為他們知道,有時不是不想說,只是心理的"焦慮"阻止說出口
這與我們背後的文化有非常大相關,例如
”不要給別人困擾”= 不要那麼多問題,"槍打出頭鳥"“樹大招風"=不要愛出風頭
我們也怕自己被標籤成"無趣""笨蛋””愛現”,這都是有可能會被討厭的特質
再來亞洲人注重”效率”,課堂上的互動多是老師點名-回答-坐下的流程,很少回答完後還有一來一回的互動
同學們閉口不言或魂已經飛往外面根本沒在聽, 老師要"答案"而不是"想法”,給完答案緊接著下一題,誰要浪費時間沒完沒了的討論
但西方世界地大物博,小孩從小被教育的是"好奇心""探索”,答案可以晚點給沒關係"過程"更重要
(講到此處想先澄清沒有要引戰,只是也很感慨,西方世界裡給得起這樣的環境,是有它得天獨厚的幸運)
總之,由以上推敲,我們得知缺失的幾個關鍵點"保持好奇”與”傾聽”
你可能覺得很奇怪,現在不是在談改善社交或溝通,勇於表達自己,怎麼又繞回被動的"傾聽”或把焦點拉到"別人"或"環境”
但是的,這就是一個思想上的謬誤,我來解釋為什麼這能幫你改善社交障礙
首先,人/個體都是以自我中心為主軸,這代表我們都喜歡談論自己的事情,也習慣了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己就是主角
當把問題帶到對方身上,我們能確保他得到百分百的共鳴,且願意延續話題
你對對方了解程度越多,他也會對你產生同等程度的好奇
五個常見聊天主題:FORCE
Family家庭:各大理論已證實,家庭、童年經驗會對我們的人格形塑造成重大影響,了解對方的家庭資訊,約能把握住對這個人的了解。
常見問題:你是哪裡人?你有兄弟姊妹嗎?你們最近有見面嗎?
Occupation職業:職業代表"現在"正在做的事情,也是對方的專業領域與成就感來源。
問題:你從事什麼行業?你喜歡這份工作嗎?你對這份工作有什麼想法/為什麼你想從事這份工作?
Recreation興趣愛好:興趣愛好、運動是一個比較輕鬆,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討論的主題,也能看出對方的偏好。
問題:你平常喜歡做什麼?你最近有參加什麼有趣的活動
Current Event時事:如果不想要一開始討論太多個人的事情,時事趨勢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。
問題:你最近有看"黑白大廚"嗎?你對美國總統大選的新聞有什麼看法嗎?
Education教育:教育代表我們的學習經歷,也是一個成就驅使動力,因為我們都將”終身學習”
問題:你在哪裡上學?你最近有去參加什麼進修嗎?
希望這套準則對各位看官有幫助
我自己試過Force非常好用,甚至是在無意識中就內化了
某一次初訪結尾在教服務對象Force,回顧了那場會談發現自己是完全遵照這個流程
服務對象也覺得很不可思議,因為一小時的會談少有冷場,且是在輕鬆舒服的狀態下進行
但很大的重點是前面提過的-發問者要保持好奇,真心誠意地想去了解/探索對方的故事才有用喔!!
今天的技巧就教到這裡啦!下週見!